游客发表
而在2015中国城市GDP排行榜上,这两个城市都前进了两名。
至8月19日,第一批中央环保督察为期一个月的现场督察阶段全部结束。通过查事、察人、罚款、问责等方式,不断传导环保压力,让新环保法实施以来社会所期望的有牙执法成为现实。
7月29日,在银川市发布的《关于中央第八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群众举报环境污染问题查处情况的通报》中,针对有群众举报永宁首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长年排放烟尘问题,永宁县上报督察组并公示的查处结果为经查,该企业因市场原因已于2015年8月停产至今。中央第三环保督察组刚刚进驻,就有群众举报邳州市某养殖企业环境污染问题。在江苏,省、市纪检监察机关专门成立环保督察专项问责工作小组。7月中旬,督察组分别进驻内蒙古、黑龙江、江苏、江西、河南、广西、云南、宁夏8省区。随着由督企业、督政府向党政企同督的转变,一些地方党委、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环保不作为和乱作为现象,在本轮督察中受到了问责。
邳州市纪委迅速介入调查,开展责任追究。在各地进驻虽只有短短一个月,无论是企业被责令整改和处罚,或是相关人员被行政拘留甚至刑事拘留,力度之大可谓前所未有。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教授分析说,我国PM2.5平均浓度标准是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最低一档标准对接,即使做到了PM2.5平均浓度35微克/立方米,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体系还会有更高要求,我们面临的挑战是长期的。
但是,PM2.5仍旧是大部分城市面临的首要大气污染问题。据统计,2015年我国161个城市空气质量超标天数平均达99天,其中74个重点城市平均超标天数为105天。建立科学决策支持体系我们把困难估计足,把预测和应对措施做到位,我觉得到明年实现目标,还是有信心的。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六项污染物中,74个重点城市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均浓度分别为55微克/立方米、93微克/立方米、25微克/立方米、39微克/立方米,与2014年相比总体呈继续下降趋势,降幅分别为14.1%、11.4%、21.9%、7.1%;一氧化碳浓度平均为2.1毫克/立方米,与2014年持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年均浓度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其中很重要的方面,就是需进一步推进区域联防联控。如今,2016年已经过半,我国空气质量改善效果究竟如何?2017年的终期目标是否能如期实现?8月22日,国际环保组织亚洲清洁空气中心在北京发布了《大气中国2016: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进程》报告,这个国内首份覆盖161个城市大气污染治理措施的报告指出,8城市未完成其设定的2015年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建议进一步提高各地环保部门大气污染科学治理能力,以确保2017年目标达成。
当前河北减排力度很大,再加上张家口,秦皇岛等城市PM2.5浓度低,11个城市算平均数是能实现2017年减排目标的,各城市的减排目标是二次分配的任务。重点地区臭氧污染加剧亚洲清洁空气中心中国区总监付璐说:2015年全国城市整体保持了空气质量改善的趋势,但中国空气污染状况仍不容乐观,PM2.5问题还没有解决,臭氧问题开始显现。74个重点城市PM2.5平均浓度仍在国家二级标准35微克/立方米的1.5倍以上;臭氧浓度平均为150微克/立方米,上升了3.4%,臭氧达标城市的比例下降了5.4%。比如说京津冀PM2.5浓度下降25%,即河北省11个城市平均下降25%;天津、北京作为直辖市,也各下降25%。
报告指出,去年空气质量改善不理想的城市集中在河南、东北和山东等地,这些区域在大气污染防治相关经验积累和基础能力方面较经济发达地区城市相对薄弱。大气十条要求污染物协同共治,氮氧化物跟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必须协同共治,才能使地面上的努力体现出空中的臭氧浓度变化。贺克斌说,具体比例不同区域不一样,目前该减排规律正在做研究。报告也指出,目前中国城市在大气污染防治的科学决策、联防联控、信息公开等方面还存在不足。
整个河北天津都有相应动作,靠近北京的廊坊、保定也有非常具体的、与北京相匹配的污染控制措施。如果按照现在的节奏走下去,北京2017年达到60微克/立方米是肯定不行的,因此要采取超常规措施,国家也已经布局了。
只有建立研判决策实施评估优化的科学决策支持体系,才能做到地面排放量有变化,天上浓度对得上账。其中郑州、焦作不仅没有完成2015年空气质量改善目标,PM2.5年均浓度相比2014年反而升高9%,而营口更是出现高达23%的大幅反弹。
报告建议,中央政府除对城市施加压力外,还应对之提供全面系统的能力建设,提高地方环保部门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科学决策能力。VOCs和氮氧化物这两个污染物只有协同减排,大气中臭氧浓度才会下降。问题部分城市PM2.5浓度呈现大幅反弹对比可获得数据的近一百个城市设定的2015年PM2.5或PM10目标浓度与实际浓度,我们发现有90%城市达成了目标。进一步推进区域联防联控在161个城市落实大气十条措施方面,报告总结了2015年进展较大的措施,包括提前完成2017年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首次设立船舶排放控制区、开始征收挥发性有机物排污费。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张世秋说,应遵从减排责任公平化和发展权益均等化等基本原则,推进基于责任共担、权责对等、利益共享、区域统筹的大气污染区域防治制度。大气十条共提出了10条35项重点任务措施,并 明确要求到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细颗粒物PM2.5浓 度分别下降25%、20%、15%;其中,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
效果空气质量整体改善,但超标情况仍普遍这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进展报告显示,空气质量整体有所改善,但超标情况仍然普遍。尤其是越到后面,减排难度越大。
国务院颁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被称为史上最严的大气污染治理计划(简称大气十条)。贺克斌强调,在大气十条冲刺的最后两年和后续治理中,城市要想取得持续或者更大的改善幅度,必须依赖科学决策,精准治霾
其中很重要的方面,就是需进一步推进区域联防联控。如果按照现在的节奏走下去,北京2017年达到60微克/立方米是肯定不行的,因此要采取超常规措施,国家也已经布局了。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张世秋说,应遵从减排责任公平化和发展权益均等化等基本原则,推进基于责任共担、权责对等、利益共享、区域统筹的大气污染区域防治制度。贺克斌说,但目前我国氮氧化物排放量减得快,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量减得相对慢,甚至部分城市由于科学基础差,自己都弄不清楚采取一些措施后,VOCs究竟是在净增还是净减?城市做了很多减排VOCs的工作,但起到的作用只是减缓了VOCs上升幅度,但它还在上升。整个河北天津都有相应动作,靠近北京的廊坊、保定也有非常具体的、与北京相匹配的污染控制措施。贺克斌认为,北京去年底PM2.5浓度是80.6微克/立方米。
VOCs和氮氧化物这两个污染物只有协同减排,大气中臭氧浓度才会下降。为了达到大气十条治理目标,贺克斌建议,京津冀一体化既要选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又能减排污染物的那些项目。
但是,PM2.5仍旧是大部分城市面临的首要大气污染问题。只有建立研判决策实施评估优化的科学决策支持体系,才能做到地面排放量有变化,天上浓度对得上账。
建议京津冀采取超常规措施治霾贺克斌说,通过大气十条的实施,我国空气质量改善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他对实现2017年减排目标是乐观的。74个重点城市PM2.5平均浓度仍在国家二级标准35微克/立方米的1.5倍以上;臭氧浓度平均为150微克/立方米,上升了3.4%,臭氧达标城市的比例下降了5.4%。
就臭氧来看,它的标准比较严,国家标准与美国是一致的。但值得关注的是,河南、辽宁一些城市不仅没有完成目标,甚至还出现了明显恶化。大气十条共提出了10条35项重点任务措施,并 明确要求到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细颗粒物PM2.5浓 度分别下降25%、20%、15%;其中,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报告也指出,目前中国城市在大气污染防治的科学决策、联防联控、信息公开等方面还存在不足。
报告显示,未完成2015年PM2.5或PM10改善目标的城市包括郑州、三门峡、焦作、枣庄、日照、营口、长春、廊坊。他解释道,2017年减排目标规定的是省份。
国务院颁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被称为史上最严的大气污染治理计划(简称大气十条)。报告建议,中央政府除对城市施加压力外,还应对之提供全面系统的能力建设,提高地方环保部门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科学决策能力。
超常规措施包括抓散煤供暖、红色预警的重污染应急,以及在北京大气污染输送路径上的高架源控制。京津冀以及周边地区仍然是全国空气超标最严重、重污染发生频率最高地区,这包括山西、山东、内蒙古、河南等省区的城市。
相关内容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